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积极响应校团委返乡实践号召,精心策划并启动了“返家乡”社会实践项目,超过200名电信青年学子们怀揣梦想与热情,踏上了各自的返乡之路。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鼓励全体学生将课堂所学转化为服务家乡的实际行动,在自己的返乡实践岗位上发光发热。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家乡的深情厚谊,用专业知识为家乡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争做新时代科技报国的先锋者。
服务桑梓之情,助力家乡前行。大数据BG241高湘宁同学在寒假实践活动中被分配到开原市电视台实习,负责深入采访、倾听民众。在实践过程中她深入了解了新媒体中心的工作要求,并熟练掌握工作内容,学习到剪辑视频、发布后台等多项技能。高湘宁同学通过这次活动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她将脚踏实地、孜孜不倦地追求知识,全面提升自我素养,为基层服务贡献更多力量。

图为高湘宁同学在开原市电视台整理采访稿件
优化公共服务,改善家乡面貌。大数据BG232丁小涵同学利用寒假时营口市站前区数据局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家乡政务大数据建设贡献青春力量。在数据局,她主要负责协助工作人员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涵盖数据整理、分析以及信息化项目推进的辅助工作。丁小涵同学表示将继续努力提升自己,把在实践大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运用到未来社会发展中,用实际行动为家乡的发展贡献更多的青春力量。

图为丁小涵同学在营口市站前区数据局进行数据整理
大数据BG242王艺霏同学在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参与了一月左右的实践活动。在实践期间,她深入了解了家乡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状况,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本次社会实践的机会王艺霏同学不仅在沟通、调研、分析等能力上得到显著提升,也深化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更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为将来步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图为王艺霏同学在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参与调研
情系老幼,传递温暖关怀。关注留守儿童,守护天真笑容。通BG222郭雪同学在寒假期间来到了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曙光镇长田村村民委员会办公室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负责整理留守儿童资料,并记录、讨论开展外来车辆登记会议,以及负责协助相关负责人完成工作等工作。通过这次返家乡活动,郭雪同学也期待着未来能有更多的机会,继续为家乡的建设添砖加瓦,也为将来步入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为郭雪同学在村委会整理留守儿童资料
贴心陪伴老人,抚慰孤独心灵。物联BG242王茜颖同学在寒假期间来到了大连市开发区岭南社区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负责为老年人活动拍摄、剪辑视频,让更多市民们关注到老年人社区活动,看到老年人社区活动的有利之处,动员更多老人参加社区活动,增强他们在社区生活的幸福感。这次实践活动,让她深刻认识到,老年人的生活同样丰富多彩,他们的故事值得被聆听、被记录。王茜颖同学表示十分有幸成为这段记忆的记录者,用镜头为他们留住岁月的痕迹。

图为王茜颖同学与老人们的合照
森林防火普及,守护家乡安全。智能BG221张仟仟同学来到了兴义市坪东街道志愿服务。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她深入社区、乡村和林区,通过张贴宣传海报、悬挂横幅标语、发放防火宣传资料等方式,向群众普及森林防火知识。未来,张仟仟同学表示继续投身于森林防火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守护森林安全,为保护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张仟仟同学进行森林防火检查
低碳绿色生活,迈向美丽未来。通BG221陈文静同学在寒假实践活动中,以社区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家乡山西省长治市潞州区防爆社区的各项工作,为持续保持社区环境洁、净、美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实践过程中,她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手持扫帚、垃圾袋等清洁工具,对社区的各个角落展开清扫,认真清理街道上的垃圾、杂物。通过此次社会实践,陈文静同学亲身体验到了家乡的发展现状与民生需求,增强了作为社会一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图为陈文静同学清理街道垃圾
开展清洁行动,提升环保意识。在寒假期间,大数据BG242路斯迪同学前往海城市海州街道的合力社区,参与了富有成效的社会实践活动。她的主要任务是将清理公共区域的广告,尽管天气寒冷,但是她不畏严寒将街道上小广告彻底清除,令街道焕发出新的面貌。这次环保活动不仅增强了路斯迪同学的环保意识,也提升了她参与活动的热情。她决心持续保持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努力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图为路斯迪同学在海州街道清理小广告
青春聚力立潮头,家乡建设挺担当。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学子通过技术实践与创新探索,深化对家乡发展需求的理解,激发对故乡未来的无限遐想与热爱,为家乡的智能化转型注入强劲动力,以智慧点亮希望,用学识编织梦想。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时代征程上,更多青年学子们携手并肩,以实际行动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添砖加瓦!